編者按
在國民經濟十五五規劃即將啟動之際,國浩律師事務所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叩問”自身的同時集思廣益,在智合的助力下制定了第六個五年發展規劃。
今天,我們與您分享“智合”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智合助力國浩完成“六五”規劃,擘畫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共赴中國法律服務行業新未來。
任何組織的戰略規劃,本質上都是對其所處環境變化的系統性響應。
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重塑、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加速演進、以及國內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轉型,共同構成了一幅復雜又宏大的時代畫卷。對于法律服務行業而言,競爭日趨激烈,監管環境持續強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正重塑法律服務的底層邏輯,而“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則為法律服務如何賦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置了新的時代命題。
基于此背景,國浩律師事務所(后文簡稱“國浩”)在外部顧問智合的助力下,啟動并完成了其第六個五年發展規劃(后文簡稱“六五”規劃)的制定。
這是這家擁有近二十七年歷史、在中國律師行業發展中扮演了“探索者”與“奠基者”角色的領先律所,面對行業拐點,主動、系統地設計自身未來,以期在復雜環境中塑造有利格局的一次戰略嘗試。
放眼全球,頂尖的專業服務機構都在重新審視其管理模式,以應對技術進步和客戶期望的劇變。國浩的“六五”規劃,正是在這一全球趨勢下的中國回響。它深刻地回應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在新的歷史坐標下,一家中國頂尖律所應如何定義卓越,又該如何走向未來?它清晰地表明,過去成功的模式未必能確保未來的領先地位,持續的自我進化是領航者唯一的選擇。
價值引領:國浩的精神內核與文化基石
規劃的核心,始于對根本宗旨的重申——“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這句質樸的表述構建了國浩的價值坐標系。它超越了單純的客戶服務或商業成功,將律所的使命與國家、社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緊密相連,構成了一種深邃的“大我”情懷。
這一宗旨被進一步分解為五個層面的行動準則:做“兩擁護”的踐行者,體現了對國家法治建設的忠誠與擔當;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奮斗者,彰顯了將自身發展融入時代洪流的宏大格局;做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回歸了法律職業服務于人的根本;做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確立了以專業能力貢獻社會進步的角色定位;做行業清風正氣的守護者,堅守了職業道德的底線。這五點共同描繪了一家中國律所的理想畫像,是其精神風骨的集中體現。

“誠信、專業,融合、卓越,責任、奉獻”十二字方針,在新的規劃中依舊是國浩全所的核心價值觀。這套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的價值體系,是一個三維的“契約”框架:
面向客戶與市場,“堅持專業至上,這是法律人的安身之本”。誠信是信任的基石,專業是服務的保障。這是國浩對市場最莊嚴的承諾,也是其一切業務活動的出發點。
面向律師與律所,“努力追求卓越,這是國浩人的立命之基”。在擁有近四千名律師和近四十家辦公室的龐大體系內,“融合”意味著打破壁壘、協同共生,將個體優勢匯聚為集體力量;“卓越”則代表著永不自滿、持續精進的內在驅動力。這是國浩內部凝聚力的源泉。
面向國家與社會,“奉行策國者浩,這是中國人的情懷所系”。這將律所的社會責任提升至“策國”的高度,將個體的法律服務實踐與國家治理、社會進步的宏大敘事相連接,展現了中國法律人獨特的家國情懷與歷史擔當。
文化并非務虛的裝飾,而是核心的戰略資產。國浩正有意識地構建一種“價值驅動”的治理模式,通過強大的文化認同和精神契約,來凝聚一個龐大而多元的合伙人群體。這種模式旨在創造一個良性循環:堅定的價值追求激發合伙人更強的歸屬感與承諾,從而轉化為更卓越的業務表現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這不僅是對律所“靈魂”的守護,更是確保其在未來風浪中行穩致遠的戰略遠見。
戰略藍圖:擘畫“六化”高質量發展路徑
作為本次規劃工作的外部顧問,智合團隊采用了包括多輪次深度訪談、管理層座談會、以及系統性數據梳理分析在內的方法,協助國浩共同回顧了過往發展的經驗,分析了行業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最終形成了一份詳盡的調研診斷報告,為“六五”規劃的制定提供了事實依據與決策參考。
面對深入的內部分析所揭示的挑戰,“六五”規劃給出的戰略回應,是一個邏輯嚴密、相互支撐的系統性工程。它并非對現有模式的修修補補,而是一次全面的戰略升級。

第六個五年,國浩以“中國最大的法律服務機構之一,致力成為投融資方向尤其是資本市場最為專業、綜合業務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全球法律服務提供者,一家廣泛并深入踐行社會責任的律師事務所”為發展愿景,以“六化”為發展道路,創建國際一流律師事務所。
其中,指引未來五年發展的“六化”新道路,是在“五五”規劃“規模化、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的基礎上,新增了“數智化”,共同構成一個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有機整體。
01.
“內涵式”規模化
規劃對“規模化”進行了重新定義。“六五”規劃明確指出,未來的規模化發展將遵循“內涵式”導向,核心在于“做強存量,做優增量”。這意味著戰略重心絕不是單純增設辦公室、擴大人員數量,而是深度激活現有網絡的潛能。通過對發展滯后的辦公室進行專項整改,對優勢辦公室推動能級躍升,旨在將龐大的物理規模,繼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主導權和盈利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規模的悖論”。
02.
“一體化”規范化
“一體化”是貫穿整個規劃的靈魂,是解決發展不均衡、提升集團整體效能的核心抓手。規劃強調,要在品牌、業務、規則、風控、財務乃至社會責任履行等層面,實現真正“緊密型”的一體化管理。這要求打破各辦公室之間無形的壁壘,建立起資源共享、案源流轉、優勢互補的高效協同體系。這種對“一個國浩”理念的極致追求,旨在將國浩鍛造成一個步調一致、戰斗力強大的統一戰線。
03.
“高精尖”專業化
在專業發展上,國浩采取了“鞏固”與“開拓”并行的雙軌策略。一方面,要鞏固并拓展在資本市場領域的傳統優勢,利用其深厚的客戶基礎延伸服務鏈條。另一方面,規劃提出要打造新的“船頭業務”。同時,積極布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治理等新興業務領域。
04.
“立體化”國際化
國浩的國際化戰略,已從簡單的“布點”進入到“賦能”的新階段。規劃提出的“立體化”國際發展戰略,其精髓在于“既包含物理網點布局,更注重能力要素整合”。這意味著要著力提升現有海外辦公室的自主運營和創收能力,讓它們真正成為當地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同時,通過廣泛結盟、深入合作,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及中亞等能源豐富地區的領先機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編織一張覆蓋全球的、虛實結合的服務網絡。

國浩執業機構分布圖
05.
“統一性”品牌化
品牌是律所最寶貴的無形資產。規劃堅決推行“一個國浩,一個品牌”的原則,要求整合全集團的信息傳播渠道,規范品牌元素的統一使用,旨在向市場傳遞一個清晰、一致、強大的品牌信號。在全球法律服務市場品牌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這種集中化的品牌管理戰略,是提升客戶認知度、增強議價能力、吸引頂尖人才的關鍵之舉。
06.
“賦能型”數智化
“數智化”作為“六五”規劃新增的戰略支柱,其意義尤為重大。它并非與其他五化并列的選項,而是實現其他所有戰略目標的“賦能者”和“連接器”。規劃深刻地指出,數智化的本質是“通過系統性技術革新驅動律所運營效能升級”。沒有數智化,一體化、資源共享、風險統管都可能淪為空談。“數智化”的提出,標志著國浩的管理思維已經從傳統的經驗驅動,邁向了數據驅動、技術賦能的現代化治理新階段,這與全球法律行業的技術變革趨勢完全同步。
“六化”并舉,構成了一套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組合拳。它以“內涵式發展”和“一體化”為核心解法,以“專業化”和“國際化”為增長引擎,以“品牌化”為價值放大器,并最終以“數智化”為實現這一切的底層技術保障。這充分展現了國浩“六五”規劃的系統性和戰略前瞻性。
落地為本:制度剛性與實踐意義
國浩“六五”規劃不僅描繪了“去哪里”的圖景,更構建了一套強有力的制度架構來確保“如何到達”,其核心關鍵詞便是——“制度剛性”。
規劃明確提出,“制度剛性是規劃落地的核心支撐”。這宣告了國浩將以鐵的紀律來保障戰略的推行,破除可能存在的“各自為政”的松散局面。為此,規劃設計了一套“執行—監督—問責”的閉環管理體系,旨在將戰略意圖轉化為全所上下的統一行動。這一體系的建立,標志著國浩的集團化治理正在從柔性引導走向剛性約束,是其管理成熟度的重要躍升。
大型專業服務機構的戰略規劃,天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合伙人利益多元,地域文化各異,對未來的判斷和路徑的選擇也可能大相徑庭。強行推行自上而下的指令,往往會遭遇無聲的抵制;而無休止的爭論,又容易使規劃陷入“議而不決”的泥潭。成功的關鍵,在于過程本身。正如管理學界的共識,對于一個合伙制組織,規劃的“過程”甚至比規劃的“文本”更為重要,因為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理解得以加深,分歧得以彌合,信任得以建立。
因此規劃制定工作的一開始,智合團隊作為外部戰略顧問,就與國浩集團“六五”規劃工作組一起,將“集思廣益、形成共識”作為規劃工作的核心原則。智合與國浩共同審視“五五”規劃的得失,共同分析行業未來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擘畫“六五”時期的發展藍圖。
當歷史的航船駛入一個充滿變數與機遇的新航道,領航者的價值不僅在于其乘風破浪的勇氣,更在于其手中那張清晰而精準的航海圖。國浩律師事務所的“六五”發展規劃,不僅為國浩自身的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為整個中國大型專業服務機構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份極具價值的“有益借鑒”。
它是一次“價值理性”對“工具理性”的有力重申。在一個日益商業化的環境中,國浩旗幟鮮明地將“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作為根本宗旨,將“誠信、專業,融合、卓越,責任、奉獻”作為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貫穿于戰略的每一個環節。這不僅是對律所“靈魂”的堅守,更是一種高明的治理智慧——即通過強大的文化認同和精神契約,來凝聚人心、驅動發展。這為如何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保持專業精神的崇高與獨立,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規劃所構建的“制度剛性”與“文化認同”雙重驅動的執行保障體系,直面大型合伙制組織管理的根本痛點。它既有嚴格的問責機制確保戰略的令行禁止,又有價值觀的引導來激發內生動力,實現了科學管理與人文關懷的有機統一。這種治理模式的探索,對于所有面臨類似治理挑戰的中國大型專業服務機構,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早在2008年,國浩發布了中國律師界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其示范意義明顯且深遠。同樣,作為律師行業最早制定并實施五年規劃以驅動自我發展的律師事務所之一,國浩此次推出“六五”規劃,其引領價值不言而喻。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于今年10月召開,其主要議程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一張藍圖繪到底,對于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律所,都具有同樣的意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于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而言,讓一份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發揮“穩預期、利長遠”的核心功能,是其在時代浪潮中投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來源:智合微信公眾號《智合助力國浩完成“六五”規劃,擘畫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