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專業調查研究,連續兩年獲評全國政協好提案;主持讀書群精講細讀,引領委員學好民法典解決民生事;連通網上網下解疑釋惑,編制7000個民生熱點法律問題“標準答案”,讓“法治中國”浸潤在百姓生活細微處……2021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剛剛出爐,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獲得這一榮譽。他第一時間與記者分享獲獎體會:“我只是做了份內之事,卻收獲如此榮譽,深感不安,倍受鼓勵!這是一份光榮,更是一種鞭策;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歸功于大家的齊心協力、攜手奮力。特別是全國政協社法委的領導和同仁們,對我始終如一地關愛有加、指導有方、支持有力。履職近五載,受益一輩子。此乃工作之運,人生之幸。唯有感恩,且不懈奮蹄,再創佳績!”
以專業法知識為制度供給建良言
去年1月,呂紅兵在第十二屆上海市政協第三次會議上牽頭提交的《關于在上海設立金融法院的建議》獲“優秀提案特別獎”。此前,他提交的“科創板注冊制上市公司案件集中管轄”“設立上海金融法院”兩項提案均獲評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年度好提案。
讓呂紅兵欣喜的不是獲獎,而是看到凝結著自己心血和智慧的一件件提案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回應。上海金融法院揭牌成立三年來,優化了諸多便民利民舉措,打造互聯互通的全線上調解平臺,多元化解金融糾紛,為當事人節省上億元訴訟費。此外,上海、北京、成渝三家金融法院的設立也對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完善中國特色金融司法體系,維護金融安全,提升我國金融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扎實調研一直是呂紅兵履職的習慣,今年全國兩會,呂紅兵帶來了8份內容翔實的提案,均由課題起步,逐步凝結為提案。
在調研生物醫藥產業時,研發藥企向呂紅兵說出了自己的難處——市場及資本有其天然的“逐利性”,追求投入之后的迅速高回報,導致自研藥漫長的研發周期相當難熬,久而久之造成惡性循環,不利于產業整體發展。呂紅兵“對癥下藥”,建議制定更為詳細的、有利于充分保護和推進我國自主創新藥品研究開發的集中采購政策細則;對于符合前沿創新技術的企業自主研發新藥,特別是生物醫藥,給予較長的容忍期,由企業自主決定是否進入集中采購目錄以及進入集中采購目錄的價格折扣空間,以鼓勵更多市場主體投資研發創新藥,鼓勵全球科技人才加盟中國創新藥企業。
一次調研進程中,呂紅兵關注到了探索新型捐贈方式中慈善信托實際操作進程中存在的矛盾:受托機構大部分是商業運營的信托公司。但是根據諸多法律和政策性文件的規定,各地財稅部門審批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主要面向慈善組織,這對激勵慈善信托的發展而言功能發揮不足。
“信托公司做慈善同樣應該受到稅收支持和保障,”呂紅兵對此建議,進一步完善慈善信托的稅收優惠制度。對依法設立的慈善信托,委托人憑與慈善組織或信托公司簽署的慈善信托文件、備案回執、財產轉移憑證等,應該即可直接享受捐贈稅收優惠,解決慈善信托等專項領域稅收優惠難題。
從調研起步,呂紅兵發現了推動共同富裕體系中還有不少完善的空間,對此,他建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需要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形成并進一步完善“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法律體系。
一萬字課題,三千字論文,千字提案,呂紅兵不覺得繁重工作之外的委員履職是一種負擔,“立足本職工作,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進程中,用法律知識提供制度供給相關建議是一件開心的事,在這一進程中也同步完成政協委員的履職工作。”他說將在好經驗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敢于發聲,為法治中國與人民利益鼓與呼,這也是每一名委員的職責與擔當。
引領委員學好民法典解決民生事
與此同時,呂紅兵積極參加全國政協各個讀書群的學習活動。一年來,他分別參與了“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委員讀書漫談群”“法治中國讀書群”“人民政協與社會治理現代化讀書群”“建設美好社會讀書群”“從石庫門到天安門讀書群”“老齡化治理現代化讀書群”等讀書群的學習與討論,擔任“學習民法典”共計半年的讀書群群主,至2020年12月讀書群結束時,委員入群發言249人9002條,共計119萬字,覆蓋34個界別。去年11月,由讀書群導讀組編著的《學好用好民法典》(上下冊)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既是全國政協讀書活動面向社會推出的重要成果,也是讀書群內委員讀典說法的生動紀實。
在去年全國政協的大會發言上,呂紅兵做了《以推動民法典有效實施凝聚法治共識》的匯報交流,建議“政協委員應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委員中的法律工作者更應同時當宣傳法律的先進,開啟‘民法典委員大合唱’”。作為倡議人,呂紅兵說到做到,努力踐行。一年來,他進機關,去基層,來政府,到企業,奔社團,赴海島,以“民法典: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老百姓身邊的民法典”“依法行政與民法典思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確認與保障”“企業合規與民法典”“民法典與新體育”“海南自貿港法與民法典的銜接”等主題,以案說法、圖文并茂,作了近十次民法典宣講,線下線上受眾數萬人,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
除了采用傳統方式宣講民法典,呂紅兵還組織國浩律師事務所與社會力量合作,以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賦能并創新法治宣傳與法律服務方式。例如“面對性騷擾,只能沉默嗎?”“父母出資買的房子,一定是自己的嗎?”“村民可否擁有兩份宅基地?”“婚內債務,一定是夫妻共同承擔嗎?”“虐待老人,還有繼承權嗎?”“租借他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高空墜物的主人未知,誰來賠償?”等內容對民法典七大編全覆蓋,以短小精悍、生動活潑的形式講述民法典的故事。
同時,呂紅兵和同事們還從網民在互聯網上提出的成千上萬個“海量”的法律咨詢題目中,抓取并梳理出7000個與百姓切身利益有關的法律問題,涉及婚姻家庭、債務糾紛、房屋買賣、交通事故、醫療糾紛、消費權益等內容,以民法典為核心依據,有針對性地制作成“標準答案”。對于網上的百姓們而言,不管在天南還是海北,不管是工作時間還是深更半夜,不管是輸入文字還是語音表達,不管是說普通話還是用方言,只要登錄輸入“關鍵詞”,即可一目了然。“我們努力以最為便捷的方式大大滿足人民群眾學法用法的實際需求,將在政協讀書群中播下的學習研討民法典的種子,成長并延伸至社會花開滿園、綠樹成蔭。”
(來源:文匯報 作者:祝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