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國浩大連業務競爭力,加強內部交流學習,2022年7月18日,國浩大連組織開展了《律師執業技能談》主題內部培訓。本次培訓由國浩大連業務部發起,國浩大連合伙人鄭東東主持,國浩大連管理合伙人王彥龍結合多年經驗,為國浩大連律師講解了律師執業過程中對法學基礎、實務能力和終生學習等方面的要求。
王彥龍律師曾獲“2022年錢伯斯大中華區法律指南遼寧地區:公司/商事第一等律師”,其承辦的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索爾維特殊聚合物美國有限責任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件被評為“2020年科創板十大涉外知識產權事件”,并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王彥龍律師常年為多家大型金融機構提供法律服務,多次有效化解了委托人的巨額金融風險,對于促進地方營商環境建設、維護地區金融穩定起到了重大作用。
王彥龍律師從“中國律師各階層的分析”出發,引導大家思考“什么樣的律師才是優秀的律師?”“我們該成為哪一種律師?”,闡述了優秀律師在成長道路上的共性與特性,并以自己經辦過的幾起案件為例,強調了扎實的法學功底在處理案件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客戶找律師必然是帶著問題來的,如果律師連基本理論都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得到當事人的信任。”他認為,一名知識豐富的律師在客戶面前會充滿自信,敢于展現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縝密的思維與設計,輔以法律工具的靈活運用,而這些都會直接體現在律師的工作成果中,積累業績和口碑。為此,王彥龍律師建議,青年律師可以通過閱讀理論書籍、查找判例學習和參與論壇講座等途徑加強法學基礎的培養,“法學是一門需要終生學習的學科,需要常年累月的學習積累,而非一蹴而就的”。
本次培訓以律師執業技能為主題,對律師的執業規劃具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在場的國浩大連律師在一個個案例中感受到高水平律師在辦案過程中對細節的把控,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深刻體會到了律師的成長不在于案件數量的多少,更在于法律思維邏輯的構建,要將經手的案件做到專業化、極致化,才能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今后,國浩大連將舉辦更多高質量講座,在國浩大連全體律師間營造刻苦鉆研、學以致用的文化氛圍,推動國浩大連以更專業、更精湛的業務技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