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下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更名新聞發布會暨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揭牌典禮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李志剛副會長主持會議,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主任岑富榮致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吳漢民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劉華主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丁偉主任等分別講話。
國浩律師楊鋼、宣偉華、張國炎、李濱被聘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本集團首席執行合伙人、全國律協副會長、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委員、仲裁員呂紅兵在典禮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
附:新聞報道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更名掛牌
時間:2013-04-1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楊群 王海燕
本報訊 (記者 楊群 王海燕)昨天,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正式更名掛牌。該仲裁機構涉外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落戶上海的世界500強公司基本均選擇其作為爭議解決機構。隨著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與之匹配的更專業化、高端化、國際化的仲裁品牌也呼之欲出。
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的前身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 (簡稱 “上海貿仲”),側重于涉外及國際仲裁業務,近年來涉外業務快速發展,他們作出的仲裁裁決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在境內外已初具影響力。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間,上海貿仲共受理仲裁案件2541件,其中涉外案件占27%。案件爭議類型中,貿易類案件占55.8%,航運類案件占3.66%,知識產權類案件占3.94%,金融類案件占2.99%,其它商事類案件占33.61%,基本涵蓋各主要商事領域。五年間平均個案爭議金額達人民幣800多萬元。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掛牌成立
時間:2013-04-12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劉建
本報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劉建 原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今天正式更名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同時啟用“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的名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設立于上世紀80年代末,其受理案件的當事人已遍及全國各地及世界上66個國家和地區,其作出的仲裁裁決除在國內法院得到普遍執行外,還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在境內外已初具影響力。落戶上海的世界500強公司基本上均選擇其作為爭議解決機構。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揭牌
時間:2013年04月11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4月11日電(姚宏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11日在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會即日起更名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同時啟用“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新名稱。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漢民在會上致辭時表示,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著眼于改善投資及經貿環境,有效解決外商爭議,決定設立與上海對外開放相適應的涉外仲裁機構,應運而生。目前,上海正處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使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明確其機構定位,更好地服務于上海實施“四個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上海市政府批準其更名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同時啟用“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的名稱。新名稱更加準確地反映了上海貿仲的機構特點,有利于上海貿仲長遠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上海貿仲受理案件的當事人已遍及中國各地及世界上66個國家和地區,其作出的仲裁裁決除在境內法院得到普遍執行外,還依據《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已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在境內外已初具影響力。
2008年至2012年間,上海貿仲共受理仲裁案件2541件,其中國內案件占73%,涉外案件占27%。
上海貿仲的仲裁員名冊由625名仲裁員組成,其中外籍及港澳臺仲裁員約占三分之一,分別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仲裁員的國際化程度位居中國仲裁機構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