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無窮已,生生不息涌新人。金秋九月,245名來自國浩25個辦公室的青年律師齊聚上海,他們代表國浩2019年度490余名新入職律師,在荷葉生風綠水香的松江雪浪湖畔,參加由國浩律師學院組織的為期兩天的的2019國浩新人訓練營集中團建活動。
雖遠相逢,同力協契
9月21日清晨,金風颯颯,秋雨紛飛,國浩新人趕至上海松江拓展培訓基地開始了一整天“活動-討論-反思-理論-應用”的體驗式培訓活動。起初,來自五湖四海的新人們,彼此陌生拘謹,不甚熟悉,但隨著培訓師開場“全體向左轉”的一聲令下,大家互相錘錘背,捏捏肩,握握手,在放松過程中完成了破冰環節。接著,被分成15個團隊的國浩新人開始集思廣益,不一會兒便出現了“海底撈隊”、“C位戰隊”、“生意興隆隊”、“律動青春隊”、“銀河護衛隊”等別出心裁的隊名。15個小隊帶著自己畫的隊旗,喊著口號,唱著隊歌,擺出隊形,在舞臺上一一亮相,展現出了國浩人的青春與活力。
全體國浩新人在培訓老師的帶領下在室內展開活動并進行培訓積分。培訓過程中,無論是需要體能和技巧的“驚險倒計時”,需要腦力和溝通力的“七巧板”,需要合規意識和應急能力的“雙解碼”,還是需要不斷自我突破、團結共進的“挑戰極限”,每位國浩新人都積極地投身其中,同力協契,堅持不懈,勇爭第一,不僅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培養了大局意識,還收獲了袍澤之誼。
燈火歌呼,歡樂未央
永日行游戲,歡樂猶未央。結束了白天的拓展培訓,令人期待的國浩新人聯誼晚會開始啦!本次晚會由來自國浩上海的揭怡、葛濤主持,恰逢祖國華誕,來自國浩成都的小伙伴深情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并高唱《我和我的祖國》,令人熱血澎湃;國浩石家莊的小伙伴身著古裝帶來《書簡舞》,濃縮著中國文化精神,大氣恢弘,詩香氣息滿盈;由國浩重慶原創改編的歌曲《西大街25號》唱出了重慶小伙伴們的工作與生活,一句“律師袍穿上身,誓言永遠別忘掉”則是國浩人堅守正義的展現;國浩南京的《小人舞,大串燒》以新奇有趣、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為大家帶來了無窮歡樂;國浩武漢小伙伴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律動青春》,配以精心制作的背景視頻,充分展現了國浩新人青春逐夢的故事,引發在場所有人的共鳴和感動;還有國浩天津的幽默相聲《我的職業生涯》,國浩烏魯木齊的熱情歌舞《快樂的跳吧》,國浩海南的特色歌曲《石榴園》等都原汁原味地展現了當地的特色與風情,現場歡呼不斷,精彩連連。
除了國浩新人帶來的十七個令人娛心悅目的表演外,國浩律師學院還為聯誼晚會安排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抽獎環節《我的新衣》。來自國浩上海和國浩蘇州的三位管理合伙人作為嘉賓參與互動,他們充當模特兒,任由新人“設計師們”為其設計“衣服”,搭配著各種夸張搞怪的服裝道具,盡情在舞臺上展現新衣的魔力,大家笑不可仰,并紛紛爭相與之合影留念。本次聯誼晚會便在這燈火歌呼鬧夜闌中圓滿結束。
小荷露尖,秋雁初飛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不知不覺,第二天的團建活動已井然有序地展開。活動伊始,回放了新人訓練營的精彩瞬間,展現了國浩新人認真進行業務培訓和前一天拓展培訓的情景。
接著,國浩上海新人律師吳潔如作為新人學員代表進行了發言,她表示,在國浩一年的實習過程中,她從團隊律師身上學到的不僅是具體業務知識,更是科學的工作方法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她亦在工作之余感受到了來自國浩的脈脈溫情和集體溫暖。她認為,對于青年律師而言,在國浩從不缺自我提升的機會,新人培訓課程為入行新人奠定了新人職業發展的基礎,讓新人既能了解資本市場、私募基金等基礎業務知識,亦不忘授人以漁,傳授業務的“道與術”,開拓律師法律工作新思路。
在團建活動前,律師學院向國浩新人發起了讀書倡議,英國作者理查德•薩斯坎德所著的《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為閱讀書目。參加此次培訓的國浩25個辦公室分別推選出了一名代表,逐一登臺進行“國浩新人說”的串講與演講比賽,與在場嘉賓和所有國浩新人共同暢想法律職業的未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本次演講比賽共有八名國浩新人獲獎,其中,來自國浩青島的張揚妙語連珠,憑借精湛的演講技巧與具有思想深度的演講內容獲得了一等獎;國浩海南的王芳與國浩深圳的楊帆獲得二等獎;國浩上海的吳婭坤、國浩天津的張秀程、國浩長沙的宋炫澄、國浩重慶的周潤、國浩成都的祝維獲得三等獎。
國浩青島的張揚在題為《年輕律師如何破除存量爭奪的困境?》的演講中先以批判性的思維說明了這本書在受眾群體和分析基礎兩方面的局限性,指出我們應抱著求同辨異的態度進行閱讀和學習。在如今全球的存量爭奪戰中,技術是一把可以讓世界所有人和平重新分配資源和財富的金鑰匙,它將帶來全新的法律市場與法律產品,為法律人創造新的可能。他呼吁青年律師應當通過廣泛學習,掌握技術要義,抓住具有增量潛力的新市場——“奔向冰球所向,而非冰球所在”。
機器是否會取代律師?國浩海南的王芳的回答是:未來真正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并非是哪個行業的工作人員,而是那些行業內只會依賴單一工具的人。未來法律群體并不會縮減或消失,反而會有一大批新型法律工種產生,例如法律知識工程師,法律流程分析師,法律項目管理師等等。每一個法律人都必將主動或被動地參與歷史進程,書寫法律人的未來。
國浩深圳的楊帆認為,AI的觸角涉及法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這樣一來,律師能有更多時間去做一些不那么機械的、更個性化的分析與研究,有更多精力做一些高精尖的事項。未來將被淘汰的,是那些僅僅將執業方法和業務技術局限于千人一面、千事一筆的非專業化“律師”。律師不要把自己當成AI工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更好的擁抱未來。
國浩上海的吳婭坤快人快語,她在演講中呼吁道,“唯有準確預測未來,適時布局,盡快充實完善,才能搶占未來先機”。我們不僅要努力補齊短板,更要有出色的長板,比如學科交叉能力。行業的變革終會來臨,關鍵是變革到來時我們是否已跑在別人前面。
國浩天津的張秀程為大家描繪了如今“法咚咚”、“法狗狗”、“法小淘”等法律AI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現實,面對這來勢洶洶的挑戰,他認為法律AI既是我們的戰友也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只能與法律AI并肩作戰,不然我們只能被科技、被競爭對手所淘汰。
“你能從一片空白里,看到可能嗎?” 國浩長沙的宋炫澄以一個富有哲理的問題引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理查德之所以能夠準確預言律所的未來以及法律人的新角色,是因為他抓住了委托人需要更高效、更實惠的法律服務這一直以來的核心訴求。所以,我們要做第一個行動的人,“永遠去找更有創造力、想象力、競爭力的方法,來滿足客戶所需。”
國浩重慶的周潤表示,面對當下法律技術對律師工作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作為一名有志于未來長期從事民商事訴訟的律師,需要在態度上積極擁抱法律技術,在實際行動上錘煉工匠精神。
國浩成都的祝維認為,無論社會如何變革與發展,法律服務都是不可替代的,被淘汰的是落后的服務方式。對新入行的我們而言,要努力增強律師創新法律服務產品的能力。
勤學致知,乘風破浪
本次“國浩新人說”演講比賽,特邀國浩上海管理合伙人、主任李強,國浩蘇州管理合伙人、主任黃建新以及國浩上海管理合伙人倪駿驥頒獎。
頒獎儀式上,倪駿驥律師鼓勵年輕人要大膽表達、展示自我、敢于質疑。就本次演講主題,他分享了自己在律師執業生涯中觀察到的通訊技術及工具的演變與進化,他表示律師職業需要人文關懷,這是人工智能是無法替代的。青年律師將借助使用不斷升級的智能工具,獲得比老一輩更具競爭力的優勢。最后,他希望國浩新人們要記住“不要怕,不要悔”這六字箴言。
黃建新律師感嘆國浩新人的演講既思想深刻,又體現了國浩的人文情懷。他表示人工智能對法學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對律師培養提供了標準,未來技術的發展對每個律師來說都是挑戰。黃建新律師總結了“風險、綜合、學習、行動”四個關鍵詞,雖然風險已來,但法律服務是綜合技能和技巧的結合,人工智能可以為法律業務提供技術的支撐,卻無法完全替代律師的工作,建議新入職律師要養成學習的習慣,并要在學習的基礎上創新,將想法落實到行動。
李強律師通過回顧個人執業生涯,告訴國浩新人“一名優秀的律師要以工作為重,全心投入”。面對“人工智能對律師行業會造成怎樣的沖擊”這個問題,李強律師非常形象地將律師職業比作為“廚師”,就像紀錄片《壽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他所制作的“美味”是智能燒菜機器所無法復制的一樣,律師這份職業需要律師從紛繁復雜的證據中理出程序和思路,從龐大的體系中找到客戶可以上市、并購重組的依據等等,這些定制型的工作都是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風無長宜放眼量”,李強律師勉勵在座的國浩新人要做到“專業、敬業”,把律師當做“事業”而不只是職業,并做好長遠規劃,終有一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于寧精神,一脈相承
為紀念國浩于寧主席,傳承于寧精神,本次團建活動中特別設置了第三屆“國浩于寧優秀青年律師基金”頒獎儀式,并邀請國浩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律師為獲獎者頒獎。國浩上海合伙人鄯穎作為獲獎代表發言并領獎,獲獎者國浩杭州合伙人邢超、國浩福州合伙人吳焰、國浩成都合伙人陳杰則通過視頻短片與國浩青年律師分享了成長經驗。
鄯穎律師于2012年正式加入國浩,她表示在這七年里,她在國浩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成長。她將這七年總結為一句話“做好事,處好人”,無論未來的科技如何發展,律師還是以做事與處世兩件事為主。作為一名以證券業務為主的律師,鄯穎律師還告訴大家一個如何快速成長的“秘訣”——具備“一體兩翼”的知識架構體系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一體”是要以法律為立足之本,“兩翼”是要有“對產業的理解”和“對財務知識的精通”。她還與大家分享了三條工作方法,即“關注細節”、“訓練敏感度”和“不斷學習”。最后,她告訴國浩新人,做好這些事情的背后是對律師這份職業的“熱愛”,這份愛能讓大家在行業中堅持和沉淀,并終有所成。
邢超律師在視頻中與大家分享了她工作十年的感悟,她表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律師行業是一個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行業,想要完成一個法律人的夢想需要有強健的體魄,要學會勞逸結合。另外,國浩新人需在工作中不斷修煉內功,“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變得專業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不辜負客戶的信賴。
吳焰律師在視頻中表示自己在國浩快速成長,感謝國浩律師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等方面所給予的悉心指導與幫助。本次獲獎對他而言是種壓力,亦是動力,督促他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展示自我。最后,他希望年輕律師在面對壓力時能夠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必將有所收獲。
新人“錦囊”,文化傳揚
集團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以“我們為什么要來松江?”開篇,為國浩新人帶來了一份“新律師錦囊”。呂紅兵律師首先問大家我們今天為什么要共同“穿國浩衣、帶國浩徽、說國浩話、抒國浩情、講國浩夢”?正所謂“不知禮,無以立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國浩新人團建培訓活動正是為了讓每一位新人通過這種形式、儀式、典禮而產生恭敬之心,恭敬中國律師這份職業,恭敬我們的組織,恭敬職業與組織的文化。
“新律師錦囊”內含的“十大關系”是呂紅兵律師對新人的殷切希望也是紀律要求,即處理好自己與職業、與國浩、與合伙人、與同事、與客戶、與金錢、與讀書、與寫作、與家人以及與自己的關系。國浩是個大平臺、大舞臺、大家園,要助力新人成長、成功、成才。他告訴大家,律師是份“職業”,要做好“專業”,更要有“事業”高度,遵守“行業”道德,并努力做大做強法律服務業這份“產業”。要熱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工作是一種修行,就像竹子在經歷“千刀萬剮”后才能成為能夠吹出美妙音樂的“笛子”,年輕律師亦要能夠沉得住氣,懷敬畏之心,用洪荒之力,通過不斷積累熬過那“三厘米”,“拼命”野蠻生長,長成參天大樹,最終結出累累碩果。“當律師要有一個當律師的樣子”;要“立人”“達人”,要“成人之美”。他希望國浩新人傳承、傳遞、傳揚國浩“創始人”張涌濤律師“勇者不懼”、國浩“引領者”于寧會長“仁者不憂”、國浩“老黃牛”賈勇院長“知者不惑”的精神與文化,聚力國浩,接力未來!
2019國浩新人訓練營集中團建活動順利落下帷幕。活動最后,律師學院通過回顧“國浩普法小劇場”活動提出倡議,希望國浩新人律師能夠熱心公益事業,深入中小學校以表演和故事形式進行普法教育與法治宣傳,踐行國浩的社會責任。
不負偉大新時代,最是青春吐芳華。愿國浩新人們、法律新人們,以青春之我,以奮斗之我,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