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22日,集團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律師出席上海市第十次黨代會,本次市黨代會律師代表有三名,除呂紅兵律師外,還有黃浦區王萍律師、徐匯區歐陽潤律師。三位代表在黨代會上均就弘揚法治精神、加強律師服務等主題作了重點發言。
這是呂紅兵律師第二次以黨代表身份參加市黨代會,在第九次黨代會上,也有三名律師代表,另二名是徐匯區的徐曉青律師、崇明縣的丁美紅律師。
此前的4月23日,呂紅兵律師作為上海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參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同志主持召開的上海黨代會報告征求意見座談會,就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大力扶持與促進法律服務業發展等內容提出了建議。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丁薛祥等領導參加了會議。
附:1、文匯報報道:凝心聚力實現新跨越
——寫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會閉幕之際
2、新民晚報報道:愿百姓錢袋更鼓,祝上海明天更美
——黨代表寄語市第十次黨代會
附1:
凝心聚力實現新跨越
——寫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會閉幕之際
■本報記者 劉棟 邵珍/文匯報2012年05月22日
上海市第十次黨代會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今天即將勝利閉幕。
“勇敢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之路”,“乘勢而上,奮勇率先,以百折不撓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地推動科學發展,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18日,俞正聲同志向大會所作的報告,讓800多名代表倍感振奮,同時更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連日來,黨代表們圍繞大會“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奮斗”的主題,紛紛建言獻策。大家一致表示,要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創新轉型的根本目的,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創新轉型的強大動力,把培養、集聚和用好人才作為創新轉型的關鍵所在,把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作為創新轉型的政治保證,以制度創新保障和推動觀念、科技和文化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在發展中加快轉型,在轉型中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可以相信,未來5年,一個經濟活躍、法治完善、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城市安全、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凝聚共識、創新思路,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
回顧過去的5年,上海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代表們認為,這5年的成就來之不易,這5年的歷程極不平凡,但同樣應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肖海燕、管小軍、戴柳等代表分析,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經濟環境,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變得日益困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雖邁出實質性步伐,但經濟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四個中心”建設取得重要突破,仍存在不少瓶頸和困難,需要進一步改革開放,不斷創新。
挑戰與機遇并存。代表們認為,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必須要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總方針,增強機遇意識,創新工作思路和理念。李逸平代表說,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一個長期、艱難、動態的過程,不僅包括生產方式的轉型,還有收入分配方式轉變、體制與機制轉型等各個方面,必須進一步明確各主體在轉型發展中的定位,加強戰略謀劃,分門別類指導、有序有力推進,同時要科學設定轉型發展的階段性目標。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創新轉型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來自教育界的代表們說,市委報告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令人耳目一新,對處于創新轉型期的上海來說,培養、集聚和用好人才是關鍵。“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意味著要充分利用上海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條件去為人民服務,并利用人的更多潛力去發展經濟。”童世駿代表表示,要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同時,增強社會活力;在提高民眾物質福利水平的同時,提高民眾的社會參與度和能力;在增進民眾幸福感的同時,提高民眾的尊嚴。呂紅兵代表認為,上海在發展過程中還應強調“市民意識教育”,增強法律意識,讓人們善于運用法律手段,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和程序表達自己的訴求、維護自身的權益,理性而不過激,有序而不失態,和諧而不失衡。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要拿出百折不撓的決心和勇氣
未來5年,是上海推進“四個率先”、建設“四個中心”的關鍵5年,也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攻堅階段。潘鑫軍、鄒孟奇、陸正鳴、潘敏等代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創新和轉型有陣痛,但勢在必行,關鍵在于要把這個理念落在實處,使之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與行動。
推動經濟轉型發展,要下決心減少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緊緊依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王曦代表認為,創新要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層面是圍繞轉型發展的目標,將創新作為戰術性的手段,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上存在的瓶頸;第二層面是要面向長遠,把創新作為一種戰略,梳理創新無限的理念,瞄準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體系、經濟體系學習和追趕。
加快推進“四個中心”建設,關鍵在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產業體系。方星海代表談及過去5年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時說,上海金融市場交易規模從2006年的58萬億增至2011年的418萬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從2007年的第24名上升為2011年的第5名。對此,楊邁軍代表認為,成績的取得在于上海堅定不移地把市場體系建設作為核心,不斷加大對金融市場的服務力度。面對未來難得的機遇,要繼續以市場建設為核心,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建立現代化的金融機構管理模式。
浦東是上海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更是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先行先試地區。姜樑代表說,浦東要堅持在上海“四個中心”、核心功能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戰略新興產業主導區建設上有所作為,使浦東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這是浦東的責任、使命所在。同時,要努力在先行先試上有新突破,成為上海改革創新的發源地。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是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目的所在和必然要求。沈曉明代表說,上海要重視外來人口急劇增加和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問題,圍繞外來人口公共服務,切實落實外來人口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衛生服務待遇,調整教育政策著力解決供需矛盾等;針對人口老齡化則要加強老年護理課題的研究,在醫保體系下建立老年護理保障制度,重視機構養老和家庭養老的銜接、養老與老年護理的銜接等。
代表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一屆市委團結帶領全市180多萬黨員和2300多萬人民,站在新起點,把握新機遇,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必將譜寫出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嶄新篇章。
附2:
愿百姓錢袋更鼓祝上海明天更美
■本報記者 潘高峰 邵寧 葉薇/新民晚報2012年05月18日
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十次黨代會隆重開幕。這是上海在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站在未來五年發展的新起點,來自申城各行各業的黨代表共同為黨代會的召開、為上海未來的發展提出希望,送上祝福。
黨代表、嘉定區區長馬春雷說,希望這次會議能夠集聚上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智慧和精神,想在長遠,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使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中,上海的產業轉型有新的突破,城市功能有新的提升,民生保障有新的進展,社會管理有新的推進,真正把上海建設成人民群眾生活更加美好、適業宜居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第二次擔任黨代表的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說,對于上海,“創新”與“轉型”,猶如兩個巨大的車輪,將承載這個大城市駛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彼岸。在這一過程中,呂紅兵更堅信“法治”的力量,“我們欣喜地看到,市政府已決心把上海建設成為全國法治環境最好的行政區之一。”呂紅兵說,法治城市呼喚法治的市民,建議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在踐行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價值取向中強調法治理念。“五天黨代會,聚焦百姓關注、放大市民關切、關乎上海未來。讓我們加倍努力!”
剛剛當選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陳月梅,是來自浦東公安分局的一名基層黨代表。因為在京領獎,她將缺席第一天的黨代會。她說,希望這次黨代會的召開,能夠帶來更多政策上的利好,為浦東實現新的跨越助力。“當然,也希望有更多民生改善的好消息。”
“世博之后,總感覺上海有點松、有點等。”黨代表、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孫颙說,希望這次黨代會能使上海干部群眾振奮精神、踏實奮斗。“上海未來應該建設成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交融、碰撞、發展的基地,上海有這方面的條件和優勢,應當勇敢地承擔起這個責任。”
